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南社会科学 > 历史的叙事、评判与信念—兼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何以可能

历史的叙事、评判与信念—兼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何以可能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它的确切含义应是:大凡人类以往的行为与活动,只有经过思想的理性反省以后,才进入历史的视野。也正是在这种意思上说,历史其实与哲学具有同样的性质与意义。而历史反思不同于哲学反思的地方在于:它表现这种反思不是采取概念思辨以及逻辑推理的形式,而是运用具象的语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在形式上总是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而非抽象的议论与逻辑推证的方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看,历史其实是认知的科学,具有认知的性质。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学; 哲学; 思想史;
引言:

【引言】当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时,人们感到不解:因为历史就是历史,思想就是思想,思想怎么能代替历史呢?其实,柯林伍德说这话是有深意的。他认为:尽管历史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类活动,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历史”。因此,在他眼里,有两种历史:“伪历史”与“真历史”。通常人们将以往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吃和睡、恋爱等,都纳入“历史”的视野,但这些都是属于“伪历史”的范围;而只有受人类理性指引的人类活动,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人类历史。在柯林伍德心目中,属于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内容有政治史、战争史、经济史、伦理史等,当然,像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人类的诸种精神活动也在其中。我猜想,柯林伍德之所以区分两种历史,并非认为“伪历史”不值得记载下来,而只是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不如真的历史那么高而已。所谓历史价值,是指以往的历史对于当前或者未来的人们的思想启迪意义。大概对于柯林伍德来说,像吃和睡、恋爱等这类日常事情,即使详细记载下来,也对于人类的自身设计,以及人类的未来筹划于事无补———它们顶多是人类以往行为的“故事”。而故事,通常只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值得被作为历史学家用来总结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的一门“科学”来认真对待的。

作者:
胡伟希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084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