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农史研究中“方志·物产”的利用—以南瓜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农史研究中“方志·物产”的利用—以南瓜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方志取材丰富,分门别类,为研究历史,尤其是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与方志同时诞生的方志·物产,在农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方志·物产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容和体例形成于宋,完善于明。在今天对于方志物产的利用,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充分利用方志·物产,才能真正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关键词】方志·物产;农史研究;南瓜
引言:

【前言】有“一方之全史”之称的我国方志,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现存有8264 种,当然实际数量尚不止于此。方志是地方文献的大宗,为学术研究之绝佳文献。方志所记述的内容极其广泛,举凡一地的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关隘、名胜、资源、物产、气候、天文、灾异、人物、艺文、文化、教育、民族、风俗等情况都为其所包容。[1]其中的“物产”几乎是方志必载之项目。物产史料是农史研究的基础,物产史料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古籍中,以农书最为集中,但数量偏少。方志·物产的记载最多、最丰富,我国绝大多数的物产史料都在方志·物产中反映。

作者:
李昕升;丁晓蕾;王思明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