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地理标志管理缺位的现实考辨及解决方略

地理标志管理缺位的现实考辨及解决方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地理标志管理是地理标志管理主体采用法律、技术和经济手段,以过程管理为主要形式,对地理标志产业所实施的服务和技术管理。地理标志管理不但可以延续地理标志的生命,而且还是我国地理标志产业有效应对当前发展阶段面临挑战的手段,更是我国农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的地理标志实践中管理缺位现象十分普遍。今后应当从法律上明确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管理主体地位,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理顺地理标志及其与其他权利的冲突,帮助地理标志管理主体搞好能力建设,多措并举帮助地理标志管理主体强化地理标志管理。
【关键词】地理标志地理标志管理地理标志管理缺位
引言:

【前言】据统计,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等三部门合计注册的地理标志已达3641 项。[1]成功实践表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地理标志实践应当由起初靠政府宣传发动申请注册阶段,逐步转向成果巩固和价值挖掘阶段,工作重心应当为地理标志管理。而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地理标志实践中管理缺位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充分理解和认识地理标志管理的内涵与意义,理清地理标志管理缺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略,对于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
李秀丽;刘世义;徐威源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