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月刊杂志 >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我国中小企业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我国中小企业

学术月刊杂志
Academic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199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发展中小企业列入1999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1999年3月份召开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从信贷、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积极扶持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千万家,占全国全部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8.5%。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中小企业分别占 60%和 40%左右,流通领域占全国零售网点的 90%以上,提供了大约75 %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在吸纳就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我国中小企业; 二板市场; 多元化经营; 小型金融机构; 新技术革命; 非公有制经济; 大企业; 中小企业基本法; 民营科技企业; 国民经济;
引言:

【前言】二战以后,生产的国际化日益普遍。这主要来源于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它们对整个20世纪下半叶乃至21世纪初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技术领域包括微电子、核技术、宇航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等。新技术革命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深入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小企业构成大企业的外延;某些中小企业群落在尖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德国奔驰公司制造轿车和卡车的部门每年从国内5万家中小企业购买价值150亿美元以上的供应品;美国IBM公司同多达5300个小企业建立起承包关系,并从中获益25亿美元之多。

作者:
于建国;余有红;孙涛
作者单位:
海通证券公司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