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淮论坛杂志 > 技术能力与奇瑞发展战略转型

技术能力与奇瑞发展战略转型

江淮论坛杂志
Jianghuai Tribun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章从技术能力角度,对奇瑞发展战略转型案例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我国汽车工业推进技术创新战略的经验与启示。技术能力与技术不是同一概念,技术能力包括了制造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的形成与转移是有条件的,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水平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与我国企业长期忽视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直接相关。奇瑞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与跨国公司进行的合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技术转让输出,关键在于企业通过10年自主创新实践,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取得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奇瑞汽车; 战略转型; 案例分析;
引言:

【引言】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产业领域的技术, 其内涵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物化产品, 其中更深刻的还在于技术是缄默知识派生的结果, 这两者之间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1977 年的定义, 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国际经合组织( OECD) 也认为, 技术是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销售整个过程所应用的知识, 这些知识总体上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what) , 即关于事实的知识; 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w- why) 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Know- how) , 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 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 Know- who) , 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 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其中, 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 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 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 它们的获取主要靠实践。前者被称为显性知识( public knowledge) , 后者被称为缄默知识( tacit knowledge) 。

作者:
詹长春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