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明清关中文学环境与“秦风”问题

明清关中文学环境与“秦风”问题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与汉唐相比,明清关中文学实力风光不再,这主要是由于唐代中、后期以来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使关中失去了往昔的地域优势,文学环境相对封闭,这种境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学创作的活力,也会致使文学的传统得以保留,明清关中文学的“秦风”问题就是文学环境相对封闭的一种体现。明清关中士人对“秦风”的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弱化的趋势,在文学风格的取舍方面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明清文学; 关中; “秦风”; 时间空间理论; 文学环境; 文学风气; 文学体裁
引言:

【引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运用时间、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对文学进行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但运用当代文学的新范式,尤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则是一种文学研究的新维度。文学环境是一个时代文学发展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总和,广义的环境就是文学的系统性。对明清关中文学环境进行研究可以发现: 明清关中的文学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封闭,且绝大多数士人对“秦风”有着心理上的偏好,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这一偏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自清初以后,关中士人的文学取向逐渐多元,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梳理,管蠡之见,求教方家.

作者:
常新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