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研究的困境及其超越

“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研究的困境及其超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和而不同”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关照。但在研究当中,“和而不同”却面临着理论的困境和实践中的尴尬,比较教育研究追求“同而不和”的局面不容忽视。究其原因,是由于文化殖民的影响导致很多比较教育研究停留在“器物”学习的层面,文化误读甚至是随意解读也妨碍了深层次比较的实现。比较教育学必须从“器物比较”转向“文化比较”,加强研究者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才能真正实现“和而不同”。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引言:

【引言】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立场是什么? 如何为比较教育研究找到一个稳固的立足点? 如何进行比较研究? 等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惑着比较教育研究者们。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 “和而不同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取向。”[1]近几年来,比较教育学者对这一研究取向基本上持赞同态度,但真正要把这一思想用于指导比较教育的研究过程,却显得困难重重。就已有研究成果而言,很难见到与西方教育政策、制度“和而不同”的倡导和建议,倒是一些“同而不和”的观点和主张却时常映入眼帘。这其中的问题很值得深思。

作者:
周序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