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我国90 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

我国90 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是否有科学而坚定的信仰关系到每个人能否安身立命。调研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虽然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认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仅为四成,不过,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达到七成,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知而不信和信而不知的情况共在。同时,也有四成的大学生存在着信仰的迷茫与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缺乏信仰判断与选择能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缺乏应有的魅力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同时,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事实上的政策性歧视也是影响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学习成绩好坏、家庭经济状况好坏与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呈现正向关系。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远高于非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理论创新、高校教育理念重视价值理性和避免工具理性恶性膨胀、社会主义实践在效率与公平两个维度都能够显现出与资本主义的相对比较优势,这些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
引言:

【引言】2013 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出现“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最终难免导致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也就是说,缺乏崇高的理想信仰是人的一切灾难与不幸之源。因此,“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教育还应当在全社会展开。邓小平曾总结说: “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优势。”[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灵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保证。在我国,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具体地表现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实现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人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这种判断有无事实根据,是主观臆断,还是客观判断? 这需要以实证调研来检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魅力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BKS065) 课题组按照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了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吉首大学、聊城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泰州学院( 原泰州师专) 等10 余所不同类别的高校的本、专科学生,发放问卷1 092份,回收有效问卷1 080 份,问卷有效率98. 9%。本课题研究对收集的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数据软件包SPSS11. 5 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
黄明理;冯茜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