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老子》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形式

《老子》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形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国家产生前的部落社会时代,部落联盟领袖赢得民众拥戴的方式,不仅是其取得领袖地位的途径,同时也反映出了各个国家独特的起源形式。本文通过对《老子》书中提倡的“重民、不私、博施济民”的上古“圣人”形象的分析与归纳,结合中国部落联盟领袖成就功业的典范事迹,力图从文化现象分析的角度阐明“施舍聚民”这一中国国家起源的独特形式。
【关键词】国家起源; 《老子》; 施舍聚民
引言:

【引言】类在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了多种类型的文化。而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每一项重大创造,在解决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成为了塑造各自独特文化的“制造工序”。其中,国家起源的形式正是诸多文化“制造工序”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换言之,世界上各个国家起源的形式,对各国独特文化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我们亦可通过对国家起源的相关文化现象的解析,来探寻各个国家起源的独特形式。《老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较早问世的一部具有朴素唯物辨证思想的经典传世文献,其书成之时便引起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大轰动,并在后世传习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书中基于对“道”的体悟进而提出对上古圣人品行的倡导,恰与中国前国家时代部落联盟领袖取得统治地位的事迹十分吻合,而部落联盟领袖的成功经历又与国家起源的形式息息相关,因此成书于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① 或可成为我们开启中国国家起源之门的钥匙。

作者:
陈鹏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