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月刊杂志 > 评哲学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评哲学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学术月刊杂志
Academic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建国以来的哲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着某些误区:一是前提与理由的混淆。这一误区导致还原论和发生学方法在哲学研究中的误用,它主要表现在本体论、价值论、人学的研究中。二是“是”与“应当”的混淆。这一误区包括把“是”归结为“应当”,和把“应当”归结为“是”两种相反的偏执。前者导致实用主义的保守立场,后者则陷入实践上的“乌托邦”悲剧。三是超验与经验的混淆。这一误区使哲学走向了经验立场和实证视野,从而妨碍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正确把握,以致于在前马克思的水平上解读马克思。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 “应当”; 实用主义; 知识论; “是”; 共产主义; 发生学方法; 道德理想主义;
引言:

【前言】建国以来, 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 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空前的突破。然而, 在作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的时候, 必须清醒地看到, 由于未能自觉反省并澄清某些’‘元” 问题, 哲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种种误区, 从而妨碍了哲学理论的深化, 甚至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实践后果。以往的哲学争论在许多方面之所以缺少建设性的对话, 讨论的质量和效率较低, 问题的实质往往被遮蔽,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陷人了研究的误区, 限制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精神的恰当阐释与全面把握,导致在前马克思的立场上去解读马克思。

作者:
何中华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系 教授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