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管理—基于构建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视角

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管理—基于构建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视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慢性病是我国农村老年居民的首要死因,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使得老年参合居民面临重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境的危险。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数据库,研究我国老年参合居民的慢性病患病、防治现况及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农合) 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特征,探讨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方法。结果表明,和其他年龄组相比,老年参合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规范治疗率低下。研究提示,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相关卫生服务需求量大,应引导卫生资源流向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注重慢性病预防和规范管理,并依据服务人群特征制定特异性服务方式。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慢性病管理; 农村老年居民
引言:

【引言】慢性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由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years,DALYs) 损失已达70%[1 - 4]。老年居民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下简称新农合) 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体医疗保障制度,旨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近年来,新农合对慢性病患者门诊费用实行了按病种管理以保障老年参合居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但支付困难依然是阻碍老年参合居民获取所需医疗服务最常见的原因[5 - 6]。罹患慢性病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减少密切相关,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的巨额医疗费用支出发生率和贫困率显著性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家庭[7 - 9]。慢性病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使得老年参合居民依然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这直接影响到新农合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是当前新农合面临的严峻挑战。慢性病管理是新农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趋势的有效手段。如何在现有的按病种管理的措施上,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十年新农合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要实现慢性病管理的最佳效果,必须充分了解我国农村慢性病患病、防治情况,系统性掌握新农合慢性病管理的现状与特征,才能进一步明确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政策方向。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微观个体调查数据库,以我国老年参合居民的慢性病患病及防治为切入点,分析新农合慢性病管理现状与特征,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
代宝珍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