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老年人自杀率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高自杀比例仍然显得极为特殊。据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简报指出,中国的自杀死亡者80% 来自农村,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 倍,而农村65 岁以上老人自杀率又是农村平均自杀率的5 ~ 7 倍[1],农村老年人自杀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另据有关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者死亡前最常见的生活事件前5 位依次为患急重病或重伤、饮食睡眠等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经济困难、与家庭成员关系不和、人际关系冲突[2]。因此,加强对农村老年人自杀进行预防和干预极为必要,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国际学术界以老年人社会福利及身心健康为介入重点,对农村老年人的自杀干预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心理行为治疗模式、危机干预模式、社会政策模式及社会保障模式等多种自杀风险干预理论[3]。本研究以社会工作中的抗逆力理论为构架,通过实施并分析以提升老年人抗逆力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预防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提供新的实务视角及提供循证研究,并以期思考中国农村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自杀干预模式。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