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瘫痪”主题下《都柏林人》儿童篇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瘫痪”主题下《都柏林人》儿童篇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童年篇的三个故事《姐妹们》、《遭遇》和《阿拉比》中,乔伊斯基于儿童视角,用精湛的语言和独特的结构展示了其别具风格的叙事策略。其中,以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策略、话语空间及故事空间交替的双空间叙事策略最为突出,它们对童年篇故事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这些叙事策略,结合叙事者的精神顿悟,乔伊斯在童年篇中生动展现了都柏林人宗教信仰的迷失、教学的无助和情感的未果,极好地契合了整个小说集的“瘫痪”主题。
【关键词】瘫痪主题;《都柏林人》儿童篇;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话语叙事;故事叙事
引言:

【引言】从1904 年第一则故事《姐妹们》问世,到1914年整个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在伦敦出版,詹姆斯·乔伊斯用十五个故事把那个时代爱尔兰的风土人情展示在了世人面前。他除短暂时间住在爱尔兰外,大部分时间在瑞士、意大利和法国度过,但还是把他所有的作品都定位在了爱尔兰,《都柏林人》也不例外。按照乔伊斯的说法,《都柏林人》依赖用童年、青年、成年和公共生活四个方面谱写出一章“故国的道德史”的意图,形成一个艺术的统一体[1]249。细读《都柏林人》中的每一个故事,无一不透露出遗憾和惋惜。生活在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然而,在现实的冲击下,他们最终遭遇的都是无奈和遗憾。这里的都柏林是一个瘫痪的世界,正如乔伊斯本人在谈论《都柏林人》时所说: “我选择都柏林作为场景,乃是因为在我看来,这里是瘫痪的中心。”[1]2 这里的瘫痪,不是一种单纯的肉体或者物质的瘫痪,而是一种精神的瘫痪。作为《都柏林人》的第一个部分,儿童篇中的三个故事,即《都柏林人》的前三个故事———《姐妹们》、《遭遇》和《阿拉比》,乔伊斯虽然从儿童的视角对其进行叙述,却也一样用他特别的叙事策略把“瘫痪”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乔伊斯书写《都柏林人》的众多叙事策略中,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策略和双空间叙事策略在其儿童篇中显得尤为突出。

作者:
董梅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外语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