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 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 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 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 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2005 至2012 年的5 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