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国自1978 年推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迅速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劳动力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动。人口总数从1978 年的9. 6 亿增长到2012 年的13. 5 亿,人口增长率从1978 年的1. 2%下降到2012 年的0. 5%。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 年的17. 9% 上升到2012 年的52. 6%。劳动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 年的70. 5%下降到2011 年的34. 8%,工业与服务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从1978 年的17. 3% 和12. 2% 上升到2011 年的29. 5% 和35. 7%。农业劳动力数量自2003年后再次经历持续的下降。推动中国过去30 多年人口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力量是经济增长。在总体上,中国的人口变迁与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些伴随经济增长的普遍的规律性现象。然而,由于在过去30 多年期间中国推行的特殊的人口政策———具有指令性计划性质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管制性的户籍政策,也造成了一些人口变迁和人口结构上的扭曲。始自上世纪70 年代初的计划生育,推动中国的人口变迁从当时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人口增长阶段迅速进入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增长递减阶段。1978 年以后尽管经济整体上进入了市场化的轨道,但先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计划生育政策与户籍政策一直保持和延续了下来,在实践中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扭曲,城市化进程与劳动力转移进程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缓慢,在1979 年至2010 年32 年间仅增加了13 个百分点。当前,中国整体上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但人口增长率、生育率已达到历史上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时的水平,并开始面临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才开始出现的人口老龄化与年轻劳动力短缺,而中国当前还远未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目前依据人均收入、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整体上属于中低收入水平; 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则属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自2008 年以来,中国已进入劳动力短缺的发展阶段,就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只有0. 36%,并且仍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2012 年15 ~60 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年轻劳动力短缺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工资的迅速上涨,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在过去4 年中增长了近一倍。本文的目的是对中国自1978 年以来的人口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趋势作一个全面的回顾。我们的研究得到的一些主要的结论是: ( 1) 中国已提前进入属于发达国家现象的人口接近零增长、年轻劳动力短缺的人口变迁阶段; ( 2) 中国已完成了从多子女家庭到一个孩子家庭为主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性别比存在严重的扭曲; ( 3) 户籍政策造成了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严重扭曲,尽管常住城镇人口2010 年达到总人口的50. 0%,但非农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达到29. 1%,属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 4) 中国的普及教育结构存在严重扭曲,中学阶段普及教育存在滞后,劳动力整体仍然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普通高中升学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