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我国合作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合作社成员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基础上的互助性经济联合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民及外部市场的需求,一种以出资多元化、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股份合作社逐渐兴起。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12 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68. 9 万家,预计到2015 年,合作社数量将达到90 万家。在2012年6 月份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从简单的技术、信息服务向农资供应、统防统治服务延伸,由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的包装、储藏、加工、流通服务拓展,有的还开始兴办内部信用合作业务。新型股份合作社是对传统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它是在保持合作制基本特征并吸收股份制在要素配置和效率方面的优势而形成的经济组织( 李瑞芬等, 2004) 。[1]与传统合作社相比,农民股份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即在保证农民占主体的条件下,股份来源逐步多样化。农民股份合作社吸引了多方外部涉农投资者参股合作社,包括供销社、农技部门、基层组织、龙头企业、运销大户、生产大户等,他们以各自的优势资源进入合作社,这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专用性投资的性质,如龙头企业以资本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进入合作社; 供销社以资本资源、品牌资源等进入合作社; 农技部门以技术资源、专利资源等进入合作社; 运销企业以营销渠道资源等进入合作社。双边专用性投资是为了交易双方维护合作关系而共同投入的互补性战略资源,这些资源仅用于该交易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交易终止,资源的价值就会大幅降低。与单边专用性投资相比,双边或多边专用性投资可以导致“互相抵押”的情况,即双边“锁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单边“套牢”问题,并导致契约双方或多方的相互监督。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