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试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

试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歌唱艺术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必须加强民族个性。民族个性越浓,世界性越强。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就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时代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时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渠道,让国人喜爱自己的声乐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并进而喜欢、热爱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在传承中国传统声乐文化中,发展和创新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打造经济强国的同时,也必须打造文化强国的形象。因此,加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发展,以及世界性的传播,就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声乐;民族性;世界性
引言:

【引言】由于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的不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而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更体现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和美学观点,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涵盖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灵魂。也正是有了这些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才有了世界音乐百花园中的万紫千红。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象声乐艺术那样受众之多、传播之快、影响之广,那样深入人心。从古至今,一曲曲撼人心弦的歌声,不仅抒发了人们的情怀,给人以美好的享受,也铸就了民族精神与魂魄,编织着民族团结的纽带,汇聚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民族声乐,几千年来早已根深蒂固于我们先人的生产与生活之中。今天,不管我们怎样被意大利发声方法的科学性所折服,都不能忽视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当今,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迅猛发展,致使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受到冲击。那么,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继续保持我国声乐文化独有的民族特色,并且更好地把它推向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
徐敦广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