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汉书·成帝纪》“甲观画堂”之“画堂”,应劭注云“画九子母”,唐代颜师古对此提出异议。后来,闻一多、赵邦彦等对“九子母”的形象来源与衍化问题,又多有争议。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应劭注“画堂”为“画九子母”是否可靠?如可靠,具有怎样的方术意义?第二,后世传说中的“九子母”形象有何演变过程,与佛教是何时产生联系的?二者产生联系之后,对中国艺术与文学有何影响?第三,“九子母”与后来佛教中的“鬼子母”是如何发生形象融合的,这种融合具有怎样的文化特征?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