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 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 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关键词】前提性反思; 教师危机; 专业发展; 反思性知识; 通识教育
引言:

【引言】教师必须具备能够使教育教学行为顺利进行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品性,这是对教师行为熟知的、普遍的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对其行为本身进行反思,即反思其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理性,其所立足的前提和根源是否正当,其所服务的教育理想是否值得反思等。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使教师成为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的自我批判的教师; 而不是一个“忙”、“茫”、“盲”的高效运转的教学机器,积极地燃尽自己于繁忙的、忘我式的工作之中。这意味教师需要一种前提性的反思: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进而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师自我的完整性发展,并降低教育教学的“盲目式”、“无思型”的风险。如此,教师就可能将自己行为不仅视为一种技术性、认知性的活动,更视为一种追寻教师和教育真谛、探索更好的自我价值与意义的理性实践。然而,教师的提性反思在现代教师教育的逻辑和实践中出现了危机。重提并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这显然对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完善与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曹永国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