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惩罚对信任与合作的影响: 争论与解释

惩罚对信任与合作的影响: 争论与解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对背叛者与失信者进行惩罚一直是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显示惩罚对信任与合作的确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惩罚释放了不信任或合作水平较低的信号,同时会将个体信任与合作的动机由内部的道德动机转变为外部的工具性动机,因而破坏信任与合作,这种破坏作用对信任水平较高的亲社会型个体更甚。因而,为了促进信任与合作,要谨慎使用惩罚手段,并且,应用惩罚时首先要建立惩罚的合法性,同时要考虑到信任类型、个体原初的信任水平等的影响。
【关键词】惩罚; 信任; 合作
引言:

【引言】信任与合作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探求促进信任与合作的方式也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社会的信任与合作水平,不断有人呼吁对失信者、背叛者、见死不救者等进行惩罚。那么,惩罚是否真的可以促进信任与合作呢? 有关研究显示,惩罚对信任与合作并非是简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惩罚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均存在。那么,惩罚与信任、合作间究竟是何关系? 我们又该如何合理地使用惩罚机制以促进信任与合作呢?

作者:
刘国芳 辛自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