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前人对先秦汉语的判断句( judgement sentence)的类型有过充分总结,较有代表性的有杨伯峻、何乐士( 1994: 705 - 719 ) 、向熹( 2010:241) 、洪波( 2000) 等。洪波( 2000) 对于我们极有启发性,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了先秦判断句的类型,其中肯定判断句包括四种类型:A. ( Np) + Np( 1) 祈父,予王之爪牙。( 《小雅·祈父》)B. ( Np) + 惟① + Np( 2)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大雅·生民》)C. ( Np) + 为+ Np( 3 )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D. ( Np) + Np + 也( 4)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据洪波( 2000) 考察,以上四种类型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从殷商到西周只有A、B 两种类型,春秋时期开始出现C 型和D 型,其中C 型始见于《论语》,② D 型始见于《诗经》的《国风》。洪文指出,先秦判断句是有时间层次性的,殷商西周是一个阶段,春秋战国是另一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兴替变化。在前一阶段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B 型到春秋时期使用频率急剧下降,战国时期基本消亡。A 型在《国风》里使用频率还相当高,自《论语》以下使用频率也同样急剧萎缩。A、B 两型与C、D 两型之间存在着历史兴替的关系。C、D 两型都产生于春秋时期,但使用频率相差悬殊。D型自产生之后很快即成垄断之势,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判断句的优势形式; 但是C 型的使用频率一直都不高,与D 型完全不成比例。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