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和谐之声—解读《新娘·主人·十字架》

和谐之声—解读《新娘·主人·十字架》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挪威作家西格丽德·温塞特的《新娘·主人·十字架》中,女性不再是传统父权文化中男性的附庸、家庭的奴隶,作者在作品中从三个方面呈现了双性和谐的理想态势:其一,以男性为客体,男性气质不再是父权文化下的"硬汉形象",而是从女性视角去刻画;其二,追求爱情和谐,在爱情中淡化女性贞洁观念,认为两性真诚相爱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能冲破重重障碍,并获得圆满的结局;其三,追求生活和谐,打破父权文化的禁锢,使男性可以在生活中依附于女性,将二者置于平等的位置,既能各司其职,又不互相干涉。双性和谐是两性解放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新娘·主人·十字架》; 双性和谐; 父权文化;
引言:

【引言】“男尊女卑”不只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在西方亦是如此。根据在西方影响深远的《圣经》中讲述的夏娃与亚当的故事可知,夏娃是上帝耶和华用亚当身体里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女人是由男人身上取出来的肋骨而创造的,这就注定了在古人意识里女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必须依附于男人,受男人管辖。很长时期以来,生活在父权文化社会里的女性的处境一直很尴尬,处于被轻视、甚至被鄙夷的位置。譬如,柏拉图认为,女人是在世上作恶多端或胆小怕事的男人退化而来的。[1]8卢梭宣称妇女永远不应该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她必须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发挥其天生狡猾的才能,她必须变成一个风骚的奴隶。[2]31亚里士多德则直截了当、毫不避讳地表示: “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低贱; 男人统治,女人被统治; 男人是主动的,他很活跃,在政治商业和文化中有创造性。男性在塑造社会和世界。在另一方面,女人是被动的。她天性就是呆在家中的,她是等待着活跃的男性原则塑造的物质。当然在任何尺度上,活跃的成分总是地位更高、更神圣。”[1]8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挪威正处于父权文化社会,男性是社会中心和主宰,象征着绝对权威,女人必须依附、崇拜和服从于男人。因此,当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要么是完全听任男人摆布的“居家天使”形象,要么是被妖魔化的、令人厌恶的“毒妇”、“恶女”形象。在女性的这种尴尬社会处境下,作家西格丽德·温塞特创作了大量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如《马尔塔·乌丽》、《幸福的时代》、《贞妮》、《春》等。然而,真正能体现她内心深处和谐之声的是《新娘·主人·十字架》( 原著名称Kristin Lavransdatter) ,作品中男女两性及携手合作、并肩拼搏,无处不流露着作者对“双性和谐”的殷殷期望。

作者:
郭娜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