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制度性贫困与反贫困力量考察

制度性贫困与反贫困力量考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贫困"、"反贫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化议题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全球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在全球"结社革命"以及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冲击下,政治上左、中、右翼都不约而同地把其理论和政治视角投向了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研究,力求在新的对话和实践方式下寻求解决贫困的方法。
【关键词】 资本主义制度; 贫困; 马克思主义; 公民社会; 反贫困;
【基金】 贵州省社科规划自筹经费项目“全球公民社会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GZZC14);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反贫困综合战略研究:基于政府、市场、民间社会合作治理理论视角”(项目编号:2011LKC20392010)阶段成果
引言:

【引言】本世纪以来,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两股力量的现实交锋中,“贫困”、“反贫困”、“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全球化议题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从世界银行每年提供的全球减贫数据看,人们似乎有充足理由相信全球人类正在“谋求共同福祉”的全球化道路上积极迈进。而另一些来自非官方学术团体或机构的研究,不但从全球范围内证实了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而且深入到制度层面,尤其是以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及蔓延到今天欧元区国家经济、社会危机从而导致大量失业和返贫人口陡然攀升这一具体事件———极为深刻地剖析了全球化,认为当今占主导模式的全球化非但没有减贫,而且陷入空前的全球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从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中考察人的物质与精神贫困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从而走出生物学、人口学意义上的贫困研究范式;同时,考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后的贫困问题; 以及现实人类该选择和依赖怎样的理论和实践路径,抗击资本主义制度背景的全球化,谋求人性化的全球人类发展道路。

作者:
蒲文胜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社会建设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