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民谣一词之所指似乎从来都不曾在学界取得共识。历史学视野里常常把谣与谚并用,¹文学(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把民谣与民歌、诗并称为歌谣或诗歌。º谣、谚、歌、诗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异是显见的,也有学者曾尝试分辨它们的边界。如明代杨慎辑《古今风谣》和《古今谚》,将谣与谚分别辑录以示区别。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在该书《凡例》中分述谣与歌、谚、讴、吟、唱、诵、譟、呼、词、赋之异同以确定辑录法则,主要是从形式上和词源上所作的分辨,没有明确民谣的本质特征。吕肖奂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民谣研究》中比较了民谣与民歌、民谣与谚语、俚语以及与歌、吟、唱等口头表达方式的各个方面,主要依据民谣的内容划分古代民谣为风谣与谶谣,似失之偏狭。»民谣内涵确定之难,固然与汉语言文字的多义与互为指称有关,但民谣与其他概念之间的混用、并用以致不能获得统一的指称,还主要在于一个潜在的民粹主义前提——即认为民谣是民众创作的、反映民众意识形态的民间文化形式。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