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基因序列专利正当性:美国论争与启示

基因序列专利正当性:美国论争与启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美国专利政策及相关判例在"亲专利"与"反专利"之间摇摆不定,导致专利正当性论争不断,尤以基因领域专利正当性论争为盛。论争双方各执一词、分庭抗礼,两极立场无不从法律层面、专利政策以及群体利益等角度予以证立和驳斥。论争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因领域专利适格主题、专利效力等问题困惑不堪。如此情境下,唯有梳理主线,解决实际问题才更为明智。
【关键词】 基因序列; 已分离DNA; 专利正当性;
【基金】 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13SRB-19)
引言:

【引言】众所周知,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进步与发展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影响非常巨大。比如,确认新的疾病病原体;利用基因表达更精确地预测病情;使用基因分型进行疾病归类;开发新药等。因而,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已然成为学者们趋之若鹜的研究领域。涉及基因序列专利正当性问题之所以久争不决,原因在于该领域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现象突出。所谓基因序列就是带有遗传信息的脱氧核酸(DNA)序列。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线性序列的核苷酸所组成,它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1]。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正因为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故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更重要的是,核苷酸序列可能会发生改变,称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能增加一个人患多种严重疾病的风险。此外,还应注意区分天然DNA序列与已分离DNA基因序列的含义。在Ass'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v.United States PTO 中,关于已分离DNA 的定义存在争议。区法院将分离DNA解释为,是指从通常与天然DNA 相连的其他细胞成分中分离的DNA核苷酸片段,包括蛋白质和其它DNA 序列(含基因组的剩余部分),既包括来源于细胞的DNA,又包括通过化学或其他生物手段所合成的DNA。该定义范围极广,即已分离DNA不是简单的纯化物质,而是天然形态的改变。此文着重讨论基因序列及其与之相关的测序方法的专利正当性问题。

作者:
高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