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浙江学刊杂志 > 过度与浅白:创造大众文化的资源—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特征的另一种视野

过度与浅白:创造大众文化的资源—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特征的另一种视野

浙江学刊杂志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费斯克以研究大众文化而著称。传统批评家往往因大众文本具有浅白、过度、煽情等特征,就对之加以贬斥和藐视。费斯克对大众文本的分析,反传统批评家之道而行之,即从后者所"忽略"或"诟病"的东西出发,重新评估文本中那些被"斥责的"、被视为"粗俗"东西的价值,并发现"文本中吸引大众认可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思路,费斯克对大众文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反转了传统批评家的负面评价。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过度与浅白"特性分析,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词】 费斯克; 大众文本; 过度; 浅白;
引言:

【引言】费斯克对大众文化采取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学院中人或专业批评家的立场,后者往往因大众文本具有浅白、过度、煽情等不同于所谓高雅文本的特征,就对之加以贬斥或藐视。在费斯克看来,这恰恰泄露了其传统身份和利益正在遭受大众文化创造力和辨识力威胁的秘密。因此,对大众文本的分析就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大众文化分析的起点之一,是探究传统批评在大众文本中忽略或痛诋的是什么,并且关注那些完全被传统批评所忽略,或者,只是遭受传统批评斥责的文本。广泛的消费对应着广泛的批评性拒斥,这恰恰证明了文化商品或文化活动是大众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审视那拒绝、蔑视或者攻击大众文化的若干理由,以便探究这些所谓的-粗俗.是否也有某种积极的层面。”¹概言之,对大众文本的分析,不能站在传统批评家的立场上,而是应当从他们所“忽略”或“诟病”的东西出发,重新评估文本中那些被“斥责的”、被视为“粗俗的”东西的价值,并发现“文本中吸引大众认可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思路,费斯克对大众文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反转了传统批评家的负面评价。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过度与浅白”特性分析,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文拟着重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
陈立旭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