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早在1937年朱光潜就指出,“无疑地,废名所走的是一条窄路。”¹在这条窄路上,废名孤独而寂寞,“仿佛一个修士,一切是向内的”。º而这向内的一切有意或无意地阻隔了向外的交流与沟通,废名的作品不仅被一般读者指为“第一难懂”,甚至被评论家预言“永远是孤独的,简直是孤洁的。”»但废名并不以为意,执著孤行,甚至称“难懂正是它的一个妙处,读者细心玩索之可乎?”¼废名这种评说由人,不与辩解也不加阐释的态度,显然阻隔了受众对其文本的接受。但是,难懂却非如有字天书,不可解,无法懂。朱光潜又说:“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有些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他的诗有一个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½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