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诸如世界有三个领域,精神有九种或十二种范畴——都是次要的,不过是些游戏而已。”¹佛学既是一种关于生命存在的言说,又是对其特定生命价值的实践。伦理学以人的“存在”为主题,所以在“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等一类生命价值反省方面,佛学与一般伦理哲学多有相通之处。佛教思想博大深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伦理学资源,其特质在于以非名言概念的认知形式,对“法界”的实相作契合于真实的现量直观,其结果因未经凡夫虚妄认识的加工,被称为“如实知见”。佛教经典系对佛陀的“如实知见”以及“应机设教”的记录,佛学则是从这一结果出发,对佛说所进行的逻辑化、理论化的系统论证。这也是佛学与纯用理性思辨建构其理论体系的种种伦理学说之不共之处。因此,秉承这样的特质,佛学如何与现当代伦理学对话与沟通,如何才能充分开发佛教伦理的深厚资源,应当是今日佛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