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驯化与生成:《窗边的小豆豆》中两所学校教育理念之比较

驯化与生成:《窗边的小豆豆》中两所学校教育理念之比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驯化教育是一种"制器性"教育,是一种抽掉生命本性而使人工具化、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一般运用身体规训、权威说教、标签强化等教育形式。生成教育是一种"生长性"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质,使人的主体性、自然性与可能性得以弘扬的教育技术,它崇尚发现个性、尊重自由、点燃激情等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的本质差别,在于其秉承的人性观、知识观与教学观的截然不同。训化教育使小豆豆成了问题孩子,而生长性教育又让她成为优秀孩子。
【关键词】 《窗边的小豆豆》; 驯化教育; 生成教育;
引言:

【引言】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是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黑柳彻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来到巴学园。在巴学园里,小豆豆得到校长小林宗作的热情接待,受到新奇、自由、友好的教育,度过了几年美好的小学时光,形成了关爱他人的善良品质,也爱上了巴学园。笔者从《窗边的小豆豆》中,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

作者:
唐松林;张燕玲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