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为我国中西部22个省份地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合格师资。和相关政策相比,特岗计划是规模最大、见效较快、影响人群最多的一项政策。截止2011年,共计招聘23.7 万特岗教师,分布到全国886 个县的164 021.8万个学校教师的岗位。到2011年9月,三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的比例平均为87%。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5.9亿元,特岗教师中央财政年工资性支出补助标准由2006年的1.5万元提升到2009的2.054万元,2012年中、西部省份将分别提升至2.4万元和2.7万元。[1]特岗教师政策的出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政策需求的多方面综合考量,包括关于城乡教育差异、农村教师质量、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本文无意从政策角度对这项政策进行分析,而是希望从特岗教师在整体教师职业内部分层中所处位置,以及这种社会分层与变迁中的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联入手,试图理解中国农村教育目前所处的历史位置及其能够带给我们的政策与学术启示。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