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城市的本质意义及其发展方向论析

城市的本质意义及其发展方向论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从城市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形态中可以发现,城市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际交流,激发城市创造力,并让人们分享城市创造的成果。近年来出现的城市郊区化发展趋势增加生活负担,导致社会不公,抑制城市创新,背离了城市的本质意义。而城市与居民互利的城市发展方向应该是高密度化与向高空发展,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功能完善与平民化发展。
【关键词】 城市研究; 城镇化; 城市郊区化;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12YJC6303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的城镇化发展研究”(13CJJJ22);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
引言:

【引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历史中的必经过程,体现着人类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和选择的动态变化。自进入2013 年以来,城镇化在政府主导下成为在我国各大媒体上常见的高频词,也在学术界引起热议。可以预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举措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城郊地区、小城镇,也包括广大的农村地区都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城镇化? 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何种面貌? 这是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要从城市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形态中思考城市的本质意义,应该厘清城市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并从中找寻答案。

作者:
张振鹏;王玲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