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

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当今时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意识日益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时代对生态意识的强烈呼唤,既催生了人文精神关于生命时空认识的新理念,也拓展了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并成为其关于社会责任担当的新追求,不断彰显着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生态文明主题。
【关键词】 生态意识; 人文精神; 生态文明;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原经济区文化生态及其优化”(2012A009)
引言:

【引言】20 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生态意识的范畴及内涵。作为当代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态意识是对现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忧患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产生的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理念。它既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也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相关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们之间有关环境权益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则、秩序以及体认客观规律和约束自身行为的道德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本质体现。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等命题正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主题。尽管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人文精神的渊源、沿革和内涵有所区别,但其所主张的“以人为本”“人类关怀”“完善精神”“感召良知”等基本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却是共同的。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意识赋予人文精神一系列新的时代内涵,促使人类文明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日益强化的时代主题。

作者:
王桂兰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