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传统技术以自然认知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技术活动中,认知与价值评价相融合,具身认知和默会知识得到强化。这些认知特征,加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促成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则造成对看似无用的"奇技淫巧"的排斥或轻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论理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不过,在当下技术革命的新背景下,传统技术的这些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观念值得再次重视。
【关键词】 传统技术; 认知特征; 评价;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064)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一代代先人所创获的传统技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诚然,在当今中国,萌发于西方的基于现代科学的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或超越了我们所曾拥有的大量传统技术。即便如此,在中国人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许多传统技术不仅依旧在发挥着它们的经济、社会或文化功能,而且其中所蕴涵的不少观念、知识和方法,对于当代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或启发意义。我们知道,从观念上说,技术是制作器物或提供服务的知识,而从过程上看,则是创造或运用这类知识的认知与行动的统一体。因此,倘若想要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技术的特征、长处和局限,一条基本的进路就是弄清这些技术得以产生、传承的认知活动及其实现过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中,笔者就试图沿着这条进路,对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实现机制及其当代价值作些探究。

作者:
郦全民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