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孔子诗论》真伪疑议

《孔子诗论》真伪疑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自2001年出版后,特别是其中的《孔子诗论》引起轰动而持久的考释、研究热潮,论文与专著交相纷然出现,成为一时之显学,延续数年之久。然此竹书有不少疑窦,颇值得重新思考。它与《论语》在论《诗经》上有许多不合,如思想、语言、词汇、文字、句式等都有极大差异;荀子最看重子曰《诗》云,他又是鲁、韩、毛《诗》的传授者,也是早期儒家最后的大师,而且晚年定居楚国,然而作于晚期的《荀子》看不到的《孔子诗论》的痕迹;秦火之后,西汉广收先秦典籍,然《汉书·艺文志》与两汉经学著作,以及史学、哲学著述等,均未见提及过,更谈不上引用;再从历代出土的简帛书看,从来没有发现过著名的儒家失传著作,如《乐经》,或孔子的任何其他著作;以往伪书最看重对儒家经典的冒名制作,如东晋出现的伪《古文尚书》,明代冒出的《申培诗说》,都和社会风气、时代时潮相关,目的不外乎名或者利;《孔子诗论》没有出土地点,又出现在社会作伪风气日涨之时,就更值得深思慎别。本此以上五点,以别伪求真的眼光对此予以重新思考。
【关键词】 《孔子诗论》; 《论语》; 《荀子》; 两汉人著述;
引言:

【引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发现整理与出版,在文博考古范围,以至于文史哲等领域,引起强烈震撼,许多学者持以健旺的热情投入研究。尤其《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11 月出版以后,牵动圈内外更多学者的兴趣,引发更多的学人注意与研究。随之而来的论文像雨后春笋,遍布大小刊物; 三、四年之间不少专著纷披出版,络绎问世。热潮澎湃到3 年后,直至2004 年尚方兴未艾。截至今日,仍然有文章发表。十几年来,绝大部分论文都集中在《孔子诗论》( 以下简称《诗论》) 上。很显然,《诗论》成为讨论的热点与焦点。一是《诗经》为六经之一,属于最古老的儒学与文学经典,向来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源头; 二是是由孔子来阐释《诗经》,孔子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毋庸赘言。所以《诗论》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也是引起研究者兴奋的最耀眼的亮点。10 年来,我们反复思考着这一亮点,发现不少疑点,为什么突然冒出如此这样一部要典,为什么它和文献史、思想史、经学史等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有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说服自己,希望她是一部真典,能够战胜贮存的疑问。

作者:
魏耕原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