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2012 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 57%,但从区域城镇化水平来看,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4%,比东部地区低约18 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镇化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 年,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度较高的八省区城镇化率排名除内蒙古( 57%) 外,广西( 44%) 、云南( 39%) 、宁夏( 51%) 、贵州( 35%) 、新疆( 45%) 、青海( 47%) 、西藏( 23%) 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加之其市场本身发育水平低,各类要素市场尚未形成,而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因素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弱化,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厚,从一定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是城镇化的主导和主要推手。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民生建设欠账较多、民族宗教稳定问题突出,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具有特殊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要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良性互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之中,走出一条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出发,阐述了在西部地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府职能的特殊性,分析了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提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转变职能的政策主张。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