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外小额信贷商业化及其启示

国外小额信贷商业化及其启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从国外来看,早期的小额信贷比较注重扶贫的社会目标,而近年来,小额信贷机构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财务目标,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商业性资金来源、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形成多种商业化途径、产生专业化服务机构;其商业化动因主要源自政府的直接推动、商业利润的驱动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商业化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能有效地减缓贫困,极大地提高小额信贷效率,获取广泛的资金来源;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目标偏离,导致恶性市场竞争,易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基于此,中国在快速发展小额信贷事业时应注重推进利率市场化,拓宽资金渠道,加强风险管理和优化金融监管。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商业化; 表现; 动因; 影响; 启示;
引言:

【引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通过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NGOs)向妇女、小型企业和农民等目标客户发放小额贷款是小额信贷主要模式① 。这种NGOs 小额信贷机构(microfinanceinstitutions,MFIs)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捐赠者,但通常贷款数额较小、运营成本高,无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更具可持续能力的小额信贷模式,产生了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印尼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BRI-UD)、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Sol)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MFIs。MFIs从最初关注妇女、贫困人口发展而转型成为综合性的MFIs,并迅速向商业化及正规化方向发展。

作者:
张正平;圣英;穆春会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