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公司”一词源流小考

“公司”一词源流小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不少证据表明,华语世界"公司"概念与实践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存在某种牵连关系。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汉语"公司"一词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出现。其在海上贸易中被用以指称船主或其所代表的货主集团。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有涉及冢地管理及葬事、赌业的"公司"。这类公司成员均有股份划分。在西加里曼丹岛,有基于同乡等地缘关系组建的矿业、农业"公司",其承担了相当多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如征税、惩治犯罪等)。此外,还有冠以"公司"之名的秘密会社,如由天地会改称的"义兴公司"。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则有大量以"公司"为名的商业组织在内地涌现。
【关键词】 公司; 东南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 秘密会社;
引言:

【引言】汉语中有太多的法律词汇源于日文,但“公司”不是。① 成书于晚清、修订刊行于民国初年的《商法调查案》称,公司略与英语的“孔拔尼乌”( Company) 相当,“我国公司制度,近数十年由外输入。自商律颁行,而公司二字,始为法定之名词”。法定之说不假,但“近数十年由外输入”唯恐不妥。

作者:
姜朋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