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本之于天”与“主于实用”:论薛凤祚的思想转向及其价值

“本之于天”与“主于实用”:论薛凤祚的思想转向及其价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今人视为科学家的薛凤祚之所以离开孙奇逢而别求其他老师,原因不在于"王学空疏"而引起的思想离异,而在于孙奇逢当时所教的众多弟子之间"相隔太远"而引起的不便和孙奇逢所面临的家事及挚友鹿善继丧母而大病、丁忧还乡由此导致其不得不离开京师回老家。正是由于鹿善继、孙奇逢的首先引导,使得薛凤祚在晚明皇权主义颓废所导致的知识空间无限发展可能的环境中,以孙奇逢重构天人关系及"主于实用"思想为指导,在"本之于天"与"主于实用"之间兼采中西知识资源,以《易》为蓝本,以传统的"天"意识为依托,以实用为归宿,以平分中西基础上会通为手段,思想逐次展开。正是这种会通模式的一致性,把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思路推向一个新境界,使得薛凤祚的思想与夏峰北学其他同仁一样显得与众不同。但由于清初皇权主义重建及其意识形态调控导致的知识空间的大幅萎缩,明清之际理学变革最终以官方主导的意识形态化的朱子学回归收场,正是在此情况下对夏峰北学学者思想的不断解构与重构导致会通必要性的消失,使得包括薛凤祚在内的夏峰北学都难以理解。
【关键词】 薛凤祚; 孙奇逢; 天人; 实用; 皇权; 明清理学转向;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史论研究及儒家史论文献汇编”(编号:12RWZD08)
引言:

【引言】薛凤祚( 1599—1680) ,字仪甫,号寄斋,山东益都( 今淄博市临淄区金岭镇) 人。其祖父薛岗是明朝万历元年举人,一生放浪形迹,拒官未仕。父薛近洙,明朝万历进士,是朱熹、薛瑄、陈献章的信奉者,自身也受过系统的理学教育,官至中书舍人,为官清正,因不满魏忠贤擅权而辞官还家,专门从事经学研究与著述。薛凤祚“少承家学”,从父辈接受了启蒙教育。他读五经四书,补廪生。天启年间,他出外游学,先后受业于鹿善继和孙奇逢。

作者:
王坚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