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气论的现代诠释与美学重构

文气论的现代诠释与美学重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气说或文气论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虽然文气论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它包含的美学原理对文学艺术具有普遍意义。通过与当代理论的对话,可以对这一古代理论进行现代重构,并为建立跨文化的美学理论提供一些新视野。文气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它研究的是艺术家如何获得自己的个人特质,其个人特质的主题如何反映在作品之中,以及如何被读者感知和理解。从作者、文本和世界的广义上说,文气论主要讨论的是人类社会的宏观世界、作家的微观世界和作品的微观世界这三个相互交织的空间内的创作活动及其美学原理。宏观世界的元气赋予作家以人气,是其先天才华、个性气质、身份主题和后天学养的精神综合。人气注入作家的写作中,使其文学作品具有特别的结构、统一完整的形态、个性鲜明的风格,所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文气。文气的核心是作家的自我及其个人特质在其作品中的彰显。
【关键词】 文气论; 个人特质; 身份主题; 现代诠释; 美学重构;
引言:

【引言】中国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是文气说。“文气”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范畴最早出现在公元3 世纪。曹丕( 187—226) 提出的文气从中国形而上学的元气理论发展而来,经过后来的学者和哲人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主流文学理论之一。但时至今日,文气仍然没有得到精确的定义,其实质也没有得到概念性的探讨。本文拟结合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的理论,从文本、生理、心理、认知和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古代有关文气的论述,探索文气论的概念性基础,发掘中国古代文气论的现代意义,并试图对这一古代理论进行现代的美学重构。

作者:
顾明栋;郭建平
作者单位: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