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岭外代答》中的古今语汇与名、物关系

《岭外代答》中的古今语汇与名、物关系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古书语汇不仅在文献中传递,而且为不同时期、地区的民众广泛使用。反之,民间俗语能经由文人记载进入雅正的系统,民俗事物也会因文人“附会”经典的努力而与不同时空的同类发生聚合。以民俗为记录对象的风土记不失为获取上述现象之证据的有效媒介。南宋广西风土记《岭外代答》具有强烈的“命名”意识,书中存在的古语今用、新诠和俗语雅化现象中蕴藏着民俗语境下的名、物关系。《岭外代答》与其他地志、诗歌作品中“丙穴嘉鱼”描述模式的逐步形成反映了“物”对扩充“名”之意涵的参与以及“名”赋予“物”的时空延展性。
【关键词】《岭外代答》; 名物; 古语俗用; 丙穴嘉鱼
引言:

【引言】宋孝宗淳熙年间,先后出现了两部私人撰述的广西风土记,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它们不仅是广西历史上最重要的乡土文献,也是边州风土记中的名作。《桂海虞衡志》到清代时仅存一卷残本,而《岭外代答》经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辑出后,虽分卷有错乱,但二十门、二百九十四个条目得以悉数流传。

作者:
刘珺珺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