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从Freud 提出攻击本能论开始,心理学者们对攻击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于攻击行为的起源和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更深入,这些研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攻击行为以及预防和矫正人类攻击行为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撑。大量的研究表明攻击性强的青少年伴有大量的消极特征,包括学业不良、社交问题、反社会人格、认知偏差等等(DiLalla,Michell,Arthur,& Pagliocca,1998; Cohen,Hsueh,Russell,& Ray,2006; Ostrov,2006; Verinneau,Vitaro,Pedersen,& Tremblay,2008; Rose,Swenson,&Waller,2004),而青少年期又是一生中人格、社会性、价值观定型和稳定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行为发展、成熟会影响终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因此需要更多地研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以指导干预、矫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