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 > 释义的模糊性探究

释义的模糊性探究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由于语言符号自身存在模糊现象 ,有些词义也相应存在模糊性。模糊词不可能用精确的词语释义 ,只能用模糊的语言给出定义。好的模糊词释义的标准是释义能体现词的外延的核心区域为该词义的原型 ,模糊现象都出现在外延的边缘区域 ,释义能准确地反映模糊词所代表的概念。原型理论可为检验释义是否准确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释义; 模糊; 外延; 原型理论;
引言:

【引言】释义是词典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释义的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 现在的词典比过去的词典对词的释义精确多了。然而, 有些词典编纂者将“ 精确” 作为对所有词释义的标准, 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语言研究在不断地深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旧的模糊现象解决了, 新的模糊现象又会出现, 也就是说, 释义的模糊现象将永远存在。正确处理释义的模糊性是词典编纂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衡量一部词典质量的标准之一。

作者:
邱志华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江西南昌330034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