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检视似乎一直处于低迷委顿的20世纪中国文论, 我们大致可以探察到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 文艺学承载了救亡、启蒙等诸多使命, 惟独没有完全的自我本色, 文艺学建设往往滞留于更新观念的层面, 而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入探究; 其二, 意识形态—— 反映论成为当代文论主要的哲学依据, 严重妨害了文学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 单一的哲学思维模式也使“ 当代文论长期以来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社会政治化思维空间和话语体系里封闭运行, 未能形成自己的话语运作规则和学术建设规范” ¹; 其三, 20世纪西学强劲东渐, 尤其是在最后二十年, 西方文化思想毫无遮拦地汹涌而入, 中国文论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严重失语。恰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中国许多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色色的新潮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旋即无计可施, 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其四, 市场经济浪潮搅扰了人们内心的平静, 更淡漠了对彼岸理想、精神价值的终极关怀, 功利化学术日益泛滥。文学褪去了作为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神圣光华, 靠皮肤思考, 用身体写作毋宁说是为追求卖点的商业化炒作。较之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等,文学及其研究相对冷寂并走向边缘。针对文学理论的困窘,许多可贵的学术诘问、有益的学科研究与理论探索早己在文艺学界广泛而深入地展开, 人们见仁见智, 力图激活文艺理论整个学科的生命力。笔者由此提出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两大策略: 夯实中国文学理论的学术根基; 搭建世界视域内中华文论“ 一体两翼” 的理论构架, 并能潜沉思虑进一步强化理论原创意识。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