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一直以来, 庙会文化都被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粹而被一些学者所青睐。“ 庙会文化的研究自我国二十世纪初北大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开始了, 并且相继经过了民国时期的材料收集和整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沉寂、改革开放80年代的重新兴起、90年代以来不断深入和探索等几个时期。”可以说通过一大批资深学者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庙会实地调查资料和庙会研究文献, 乡村庙会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拓展。但是对于庙会文化的研究,笔者考察到学者们在选择研究对象案例上往往都以北方庙会为主, 如北京香会、山东泰山庙会、河南女娲庙会等。南方庙会被作为典型个案进而提升至文化内涵剖析的较少。在普遍意义的庙会文化解读中, 南方庙会只是被作为一个整体剪影充当北方庙会的研究参照物。长期以来, 对于南方庙会的专项研究一直是个冷僻的角落, 其中涉及浙江曹娥江流域庙会文化的就少之又少了。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