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黑河学刊 > 浅论英汉禁忌语的比较

浅论英汉禁忌语的比较

黑河学刊
Heihe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禁忌,是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传统或风俗的原因使人们有意识的避免触及到一些事物。而禁忌语(taboo)是指语言中特定场合下能引起听者不满的词语。一般来说,这种语言极不雅致,但仍是语言的一部分。禁忌语,顾名思义,是犯忌的词语,是无形的戒律规范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语言禁忌,中国的汉语如此,英美国家的英语亦是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禁忌语已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障碍,了解从英语和汉语禁忌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有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 禁忌语; 英汉; 比较;
引言:

【引言】禁忌语的产生有其历史时期的原因。在人类文明的初步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发展落后,导致了人们对于一些无法解释自然现象会产生一种恐惧或敬畏的心理。人们认为是上帝或者鬼神有着某些神奇的人类无法抵挡的力量,以至于使人们在心里产生了极大的敬畏。而敬畏的结果就是人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意的避开一些人们认为可能会对神灵或者上帝不敬的一些词语。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所谓的不敬词语会冒犯到神灵或是上帝,而这种冒犯会对自己乃至自己的家人带来不祥的事情。英汉早期禁忌语的产生就主要与迷信神灵有关。

作者:
刘磊;王洋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