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黑河学刊 > “通灵”宝玉与“灵明”之心—论《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哲学象征内蕴

“通灵”宝玉与“灵明”之心—论《红楼梦》中“通灵宝玉”的哲学象征内蕴

黑河学刊
Heihe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灵宝玉"是唯一贯穿《红楼梦》全篇的一个核心意象,象征着人得之于"天",并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明本心"。对其的理解融化了儒、释、道三家对生命"本体真性"的形而上之体悟,在这里映射着华夏哲学对人性之善的尊崇和期许。意象化的"通灵宝玉"、本体化的"灵明之心"、肉身化的贾宝玉,这三者在小说中的互相映射与生发,是《红楼梦》极为重要的思想蕴藏。
【关键词】 《红楼梦》; 通灵宝玉; 灵明之心;
【基金】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读写固本与知行合一:培养中文学生学术能力的教学改革》(编号:11BZ57)的成果
引言:

【引言】“玉”是《红楼梦》中贯通始终的一个重要象征意象,在它身上凝聚了华夏民族对美、对人性最纯粹的精神寄托。关于贾宝玉落草时所带出的“通灵宝玉”到底在小说中有何深微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大多论者皆囿于“形而下”的层面,从玉文化的角度,通过“玉”意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人物风神气象的互映,对“玉”在《红楼梦》中的内涵作出解读。而“通灵宝玉”在《红楼梦》中的所传达的意旨绝非仅限于此,它还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蕴。

作者:
马涛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