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Si-Fe-Mn羟基氧化物的矿物学和微形貌特征

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Si-Fe-Mn羟基氧化物的矿物学和微形貌特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Scientia Sinica Terra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对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产于英安岩环境中的Si-Fe-Mn羟基氧化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由Si-Fe-Mn羟基氧化物组成,结晶差,含少量的针铁矿、水钠锰矿、钡镁锰矿、绿脱石和蛋白石-A.样品中具疑似生物遗迹,如细丝状硅质物和空心管状物.鳞片状绿脱石可构成蜂窝状结构,也可生长在空心管的表面.绿脱石是低温热液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微生物作用.Si-Fe-Mn羟基氧化物具有两种类型核心:Si-Mn质核和Si质核,其外层均包裹着Si-Fe质层,分别分布在杆状和球状羟基氧化物中.Si-Mn质核中SiO2含量为39.32wt%~86.31wt%,MnO为4.97wt%~27.01wt%,Fe2O3含量较低,为0.54wt%~3.43wt%;Si质核中SiO2含量为90.17wt%,MnO和Fe2O3含量较低,分别为0.06wt%和3.47wt%.其中,Si-Mn质核的生长与微生物活动相关,Si质核为无机成因.
【关键词】 Si-Fe-Mn羟基氧化物; 绿脱石; 微生物; PACMANUS热液区; 东马努斯海盆;
引言:

【引言】Si-Fe-Mn 羟基氧化物是海底热液系统中非常普遍的热液产物之一. 它们在弧后盆地和岛弧环境(如:冲绳海槽、克利奥里海槽以及爱琴海火山弧)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中大量存在 同时在其他构造背景(如: 板内海底火山、大陆边缘和洋中脊)中也有广泛分布.通常, Si-Fe-Mn 羟基氧化物以烟囱体、不规则状堆积体和丘状体的形式产出, 或者是充填在熔岩之间的裂隙中. Si-Fe-Mn 羟基氧化物既可以是海底硫化物堆积体的次生蚀变产物(例如, 在大西洋洋中脊TAG 热液区的热液堆积体中以及在东太平洋海隆21°N,13°N 和12°N 中产出的Si-Fe-Mn 羟基氧化物),也可以从热液流体中直接沉淀形成.

作者:
曾志刚;陈帅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