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泥沙研究 > 静止轨道卫星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动力分析

静止轨道卫星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动力分析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利用静止轨道水色遥感卫星GOCI的一天多景数据,采用基于半经验辐射传输模型(SERT),反演获得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结合三维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型(FVCOM),模拟卫星成像时刻杭州湾水位、潮流分布状况。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潮流变化是该海区在涨落潮、大小潮悬沙分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风浪作用导致杭州湾海域悬沙浓度枯季明显大于洪季。
【关键词】 静止轨道卫星; 悬浮泥沙; 动态变化; 海洋数值模拟; 杭州湾;
【基金】 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2009050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39003,4127137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76110009);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项目(2012KYYW02,2011RCDW03)
引言:

【引言】杭州湾位于浙江省北部,港口航道、滩涂及水产资源丰富。上海、宁波等经济开发区环绕南北,经济开发利用价值巨大。杭州湾地形特殊,具有潮大、流急、含沙量高等特点,而高浓度含沙水体对港口影响巨大。因此,掌握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的变化规律,无疑对海区以后的工程决策、区域地形演变、沉积侵蚀速率有着重要意义。多年以来,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杭州湾悬浮泥沙运动规律,很多学者以站点实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该海域悬沙变化问题。陈吉余等依托长江口南汇嘴的实测泥沙和流速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到杭州湾的泥沙输移途径; 针对杭州湾内浅滩、岛屿等的泥沙变化规律其他学者也进行了分析。然而基于测船的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比较离散,很难了解整个湾内的悬浮泥沙分布及变化全貌。由于卫星遥感具有覆盖面积大、多次重访的特点,有利于探测海域悬浮泥沙的连续分布和变化。早期,陈夏法利用NOAA 卫星影像对杭州湾悬浮泥沙进行了多实相的遥感分析; 陈鸣等利用Landsat 和NOAA 遥感资料联合监测了杭州湾的悬浮泥沙。21 世纪以来,更多学者采用了Sea-WiFS、MODIS、MERIS 海洋水色卫星数据观测杭州湾悬浮泥沙的分布。

作者:
刘猛;沈芳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