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震灾防御技术 > 基于D-InSAR技术的伊朗巴姆地震地表形变监测

基于D-InSAR技术的伊朗巴姆地震地表形变监测

震灾防御技术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伊朗巴姆地区为例,对伊朗巴姆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进行了差分干涉测量,得到了垂直向的同震三维形变场,并运用GIS三维分析技术对形变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震在巴姆城市的东侧造成了较大形变,在西侧也产生了微量形变。巴姆城市北部地块沉降,南部地块隆起。同时在巴姆城市南部可明显看到地震造成的断层。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C波段的SAR数据的D-InSAR技术在干燥地区监测地表形变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对产生去相关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对于干燥少植被的地区干涉效果较好。并指出,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雷达干涉测量的精度并降低观测成本,同时将该技术与GPS、GIS等技术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研究形变机理,这将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关键词】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 同震形变场; 去相关效应; ENVISATASAR数据; 伊朗巴姆地震;
引言:

【引言】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一般有水准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距(查显杰,2007)、GPS测量(刘大杰等,1999)等,但是这些测量方法都具有范围小、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缺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是以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复数据提取的相位信息为数据源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王超等,2002),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InSAR 技术的延伸,差分是指在研究区形变前后的SAR 影像产生的干涉图中去除地球曲率、地形因素等产生的相位,从而得到地表形变信息

作者:
寇程;柯长青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