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震灾防御技术 >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震灾防御技术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介绍了建立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总体思路,并从资料、衰减关系分区、衰减关系模型、回归方法、转换等方面说明了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过程,给出了我国分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结果。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建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于更加丰富可靠的强震记录和烈度资料;二是采用了具有大震近场饱和特征的地震动衰减模型;三是采用了使结果更加稳定的分步回归方法;四是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分区时考虑了地震活动性特征。与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衰减关系相比,由于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变化和高震级强震记录的增加,高震级下的峰值加速度有所降低,而中强地震区的峰值加速度则在低震级时有所提高。
【关键词】 地震区划图; 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 加速度;
引言:

【引言】在地震区划工作中,建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在我国第四代地震区划图编制完成后的10 多年间,国内外在强震记录特别是大震近场记录的获取方面有了明显改观,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分区、强地震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认识。为满足我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的要求,在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时,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实践,及时吸收和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保持适当的继承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立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总体思路,并从资料、衰减关系分区、衰减关系模型、回归方法、转换等方面说明了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过程,给出了我国分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作者:
俞言祥;李山有;肖亮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